2008年4月15日

東野圭吾《湖邊凶殺案》



家族的羈絆可以有多深?
親子與夫婦間的互信基礎崩潰後,
能為彼此付出多少?
一部嘗試以推理小說形式探討家族之愛
與糾葛的野心之作

一名補習班老師
四對帶著孩子到湖邊參加讀書集訓的夫妻
還有一名尾隨而至的年輕女子
深夜、女子慘遭殺害
她是誰?凶手又是誰?
揭開凶殺謎團的同時也揭開一個人性的瘡疤

   喜歡看日劇的朋友對東野圭吾應該不陌生,因為他至少有十九部作品被搬上螢幕,像是前陣子台灣也有播出的「白夜行」雖然在日本播出時收視不佳,可能是因為內容太過晦暗且聳動化成影像後有點讓人難以接受(我個人倒是很喜歡)不過收視差並無損於小說的價值,若不是如此怎能改編成日劇及舞台劇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白夜行」在台灣播出時,中文版小說仍未上市,蕾塔以半調子的日文程度硬是「看完」了日文小說,當中似乎有許多與日劇不同之處,讓蕾塔格外期待中文版小說的出版,好像有點離題了,白夜行就等蕾塔k完中文小說再來介紹,現在就讓我們回到「湖邊凶殺案」.

   東野圭吾的作品雖然被歸類在推理小說,但他的推理作品與一般的推理作品有很大的不一樣,既沒有難解複雜的謎團也沒有以解謎推理為樂的偵探甚至可能於一開始就把兇手是誰毫不隱藏地告訴讀者,雖然剥奪了讀者動腦解謎的權利但留下的是關於事件背後更發人深省的意含,而「湖邊凶殺案」就是這樣的一本推理小說.

   東野藉由「湖邊凶殺案」點出日本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家庭的組成維繫在於孩子而非愛情,而父母為了子女可以逾越道德底線犠牲自己的程度也令人難以想像.家長為了讓子女能進入名校就讀,不僅付出金錢,母親甚至願意獻出自己的身體以換取考試題目,而丈夫對此則爭一隻眼閉一隻眼,毫不以為意.不僅僅如此,在書中,當子女們埋首苦讀時,家長們卻是搞婚外情、辦嗑藥派對、甚至還彼此交換伴侶以尋求慰藉...傳統的夫妻關係蕩然無存,只剩下親子關係維繫著家庭的組成.

   直到最後一個句點劃上的時候,東野仍然沒有明白的指出究竟兇手是誰,也許有所暗示但始終沒有給個明確的答案,而父母們因為害怕自己的小孩可能是兇手而決定合力將屍體沈於湖中的舉動也說明了不管夫妻關係如何改變仍舊是可以為了小孩而攜手合作.

   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小說,但美中不足的是書中並沒有子女的觀點,雖然沒有被繩之以法的兇手,但兇手是四名小孩之一(或是共同犯案?)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也許是如同東野暗示的單純動機也有可能是在升學壓力下的脫序行為亦或是在發現了父母親面具底下的真實之後的反撲.父母願意為子女無怨無悔地付出甚至背上一輩子的罪,但在知道了真相之後的子女又應該如何反應?原來自己能擠進名校是金錢與母親的身體所換來的,這叫人情何以堪?

  「也許殺死英里子的是章太吧.我居然忘了,不是你們那些複雜的動機,而是忘記了章太也有更單純的動機,想要將父親從情婦手中搶回來的動機.我也同樣有罪,如果真的是章太做的,也等於是我讓他犯罪的.所以我一定要預防那些可能傷害他今後人生的情形發生.可是這需要決心,需要相當大的決心,屍體要在湖底消失需要好幾年,不,大概要花幾十年吧.這中間我們肯定都會提心吊膽的.就算屍體不見了,我們的靈魂也無法離開這湖畔吧.」~摘自本書結尾~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