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9日

中山七里《贖罪奏鳴曲》&《追憶夜想曲》


  中山七里-作為小說家出道已六年,我卻是近半年才得知這號人物的存在。然而,比起「相見恨晚」的心情,「幸好現在才知道」這樣的感覺還要更多一點。因為對讀者而言,得望穿秋水般等著續集的出版,實在是種煎熬,正因為認識的晚,所以我才得以不必經過漫長等待,一口氣閱讀中山七里的各個系列作品,身為嚴重的文字中毒者,這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

  中山七里的作品中,有三個系列作品,分別是以鋼琴家為主角的《岬洋介系列》、以刑警為主角的《犬養隼人系列》以及本篇文章要介紹的《律師-御子柴禮司系列》。(註:這三個系列的最新一集作品,分別在今年的五月、一月及三月出版,目前台灣還沒出版)

  在對內容一無所悉的狀況下開始閱讀《贖罪奏鳴曲》,沒想到第一幕就是鉅細靡遺的棄屍情節描述,還大喇喇地將棄屍的人叫做「御子柴禮司」給寫了出來,不免讓人心裡充滿疑惑,一般不是都會預埋伏筆以「他/她」或「男子/女子」替代人名,留給讀者去解謎嗎?不只如此,再往下看沒多久,連御子柴在十四歲時曾犯下駭人聽聞的女童分屍案的過往也直接被揭露,看到這裡,不由得問號越來越多,這麼早把王牌亮出來,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然而,不愧是出道作就賣破百萬冊,還得到當年度《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的作家,即便亮出所有底牌,也還是能在最後打出一記通殺的好牌。

  還沈浸在最後法庭的攻防與結局所帶來的震撼,就迫不及待的翻開續集《追憶夜想曲》,沒想到,作者在開頭所丟出的震撼彈,比第一集的威力更大。就在我還在消化思考作者在《贖罪奏鳴曲》所抛出的有關贖罪的議題時,以不算短的篇幅,詳述了少年御子柴殺害五歲女童的「心路歷程」,讓人一時間無所適從,我究竟該怎麼看待冷血少年在成年後所做的各種贖罪?

  "將佐原綠的屍體切割成數塊,最大的理由是方便搬運。剛剛試著扛在肩上,御子柴才知道這麼小的女孩,變成屍體後竟然如此沉重。這讓御子柴再次體認,要將這龐然大物搬到某處抛棄,可不是件輕鬆的事。事實上御子柴對切割屍體並沒有太大興趣。當然,插下第一刀時背脊竄起了一陣酥麻的快感。但幾刀過後,這種感覺也消失了。當初用力掐住她的脖子,彷彿要擠出她靈魂的一瞬間,那種痛快可不是這種程度而已。相較之下,分屍只是收拾殘局的工作。"~~摘自《贖罪奏鳴曲》第一章

  人其實是矛盾的動物,即便對於少年御子柴的犯行深惡痛絕,但卻無法討厭律師御子柴的所作所為。該說是作者功力深厚嗎?總之,帶著這樣矛盾的心情,一字一句的往下看,結局的戲劇性張力和第一集比起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那樣的場合以那樣的方式被揭露過往的御子柴會面臨什麼樣的人生?而他的贖罪是否又已經足夠?

  「看到早不如看的巧」,這段時間台灣社會剛好因為幾則重大刑案的宣判而引起輿論沸騰。不論是鄭捷的死刑還是其他人因尚可教化而免於一死的判決,都在個人的意料之中,說實話,對於判決結果其實有點無感,然而,在知道可教化的判決依據是取決於犯罪者的學歷與成績時,還是讓人不免覺得荒謬至極,如果學歷真那麼有用,又怎會只因為母親不同意往來而弒母?

  在《贖罪奏鳴曲》裡,少年御子柴因為未成年而被判決接受感化教育,然而真正讓少年御子柴體認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是有多麼的罪無可逭,並非他在感化機構中所接受到的「感化教育」,我想,如果現實中的教化方式也如書中描述的那樣的話,絕對不可能讓犯罪者真正悔悟及贖罪。

  "大部份的人說謊,其實是說給自己聽的。不斷靠謊言來欺騙自己,下場就是喪失了更生的時機。所謂的贖罪,靠的不是語言,而是行動。你想表達懺悔之意,不應該用說的,應該用做的。……所謂的贖罪,是補償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而不是後悔。就算你後悔幾百天,寫了幾百封道歉信,小女孩也不會死而復活。寫信雖稱不上是壞事,但那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敷衍而已。……既然殺了一個人,補償的方法當然就是拯救其他承受著苦難的人。……你不認為這是最合理的方式嗎?"~~摘自《贖罪奏鳴曲》P.172~173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對受害者家屬而言,大概也只有一命抵一命才能稍稍得到慰藉,縱然知道如此也換不回逝去的親人,但親人莫名奇妙的失去性命而加害者卻活的好好的,在情感上真的很難教人接受。不過,法律存在的意義究竟為何?是單純地讓加害者受到懲罰、讓被害者(或家屬)得到慰藉,還是應該具有其它實質的意義?中山七里在御子柴系列作裡所丟出的教化與贖罪議題,也許在情感上叫許多人無法接受,但在理智上,或許才是民主國家應有的社會基礎。


題名:贖罪奏鳴曲
作者:中山七里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15.08.29




題名:追憶夜想曲
作者:中山七里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15.12.03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