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9日

宮部美幸《所羅門的偽證》

臉書的社團-日本推理文藝促進會上,有人PO文問道:『請問有推理的朋友看過宮部美幸的《所羅門的偽證》嗎?我先看了電影上篇,但看到後半部一整個覺得是一場鬧劇,也沒想去翻書的慾望。直接上網看影評的結局……請問有人是相同感覺嗎?還是是導演功力不好?』

  看到此PO文的當下,其實還沒看過小說,雖然它已在床頭躺了個把月。沒辦法,即使身為宮部迷,但在看到總厚度約十六公分的《所羅門的偽證》時,還是不免猶豫,也為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雙手神經感到擔心。於是就這麼擱著,反倒先看起了老師最新的時代小說《落櫻繽紛》,有機會再介紹這部讓我看完後「心肝結歸丸」的作品,還是先把焦點回到《所羅門的偽證》上吧。

雖然還沒看過小說,但對電影不抱任何期待,理由是因為:要把一部花十五年構思、歷經九年連載、又花了整整一年刪改重寫,總字數高達180萬字的小說,濃縮成四小時的電影,還能完整傳達原作想表達的東西,我想,即便是由宮部本人來改編也是辦不到的。看完第一部,我的理由成了確信,看到第二部,也開始明白為何許多僅看過電影的人,會覺得電影的後半像是一場閙劇。

  『隆冬的白色聖誕節,少年陳屍在校園的一隅,故事從一件被警方認定是自殺的事件開始展開...』

  本作全套分成三部,分別是《事件》、《決心》、《法庭》,除了第二部的《決心》外,其它兩部其實蠻容易從篇名中猜想故事的主軸。改編成電影後,分成前後篇,前篇為《事件》、後篇則為《裁判》,可想而知,勢必抽掉許多細節才能將原本的三個主軸變成兩個,這種時候往往被犧牲的都是比較內心的戲碼,偏偏這部作品又鉅細靡遺地描述了各個登場要角的故事,倘若這些部份被抽掉了,那麼故事的走向便會糾結於少年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而為這個疑問做出解答是一群國中生仿照法院審理制度所進行的校內審判,我想任何有「常識」的大人都會認為這場審判是場閙劇的。

那麼,作者為何要安排這麼一場容易遭人質疑沒有實質效力的校內審判,來為少年之死劃下句點呢?

  在看完第一部的兩本書後,我將書拿給老弟看,看到一半的老弟在得知全套書總共有六本時嚇了一跳,追問:「那看完第一部有揭開少年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嗎?」我思索了一下答道:「沒有,我想這部作品的重點應該不在少年的死亡原因。」老弟接著又問:「意思是接下來還有人會死囉?」雖不知老弟為何會立刻做此聯想,但事實上的確又有一名少女因此事件死去,我停頓了一下盯著老弟答道:「你要我現在就告訴你答案嗎?」老弟楞了兩秒,猛然搖頭,回頭繼續專注在文字中。

  當時的我其實還沒開始看第二部,但在看第一部時,說實話,少年的死因完全不在我的思慮範圍內,因為比起少年的死因,由一封虛假的告發信而掀起的波瀾更吸引我。除了少年的父母外,沒有人為少年之死落下一滴傷心的眼淚,對少年的同學來說,一個多月不上學的少年就和路人甲乙丙沒兩樣,直到一封寫著少年是被同儕殺死的告發信被媒體揭露,當火苗燒到自己身上後,原本覺得不關己事的態度才開始有了轉變。這轉變的過程,作者花了764頁的篇幅,從家庭、學校、社會、經濟等多個面向來描寫。這當中探討了家庭教育對青少年人格養成的影響、學校教育的本質、人性利己的我執所產生的惡意...因為這種種的因素彼此相互關聯,才讓這起警方研判是自殺,原本該要就此落幕的事件,成了洪水猛獸,撼動所有人。

  在きづきあら的漫畫《いちごの学校》中,當因和學生談戀愛致學生懷孕而打算「負起責任」的老師做出結婚的決定時,遭到周遭包括雙方父母的同聲反對,理由是讓一名前途似錦的少女就此休學走入家庭、成為人母並非是負責任的表現,對此校長甚至要求老師:什麼都別說,讓事情就此過去,因為一旦公開,就必需向教育委員會報告,接受調查,其他的老師們則必須拼死工作,挽回因此事件所失去的信賴。

  在《所羅門的偽證》中,校方的態度也是差不多,表面上是為了學生好,其實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就是這種想要息事寧人態度,搞到學生跳出來大喊「自己的真相自己找」。所謂「傳道、授業、解惑」難道僅限於書本中的有形知識而已?學校的責任、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因為對於學校的制度失望,再加上無法與同儕溝通交流,少年覺得上學是件無意義的事,拒絕上學。對此,家長和校方的態度一致,認為這是青少年常見的迷惘,過些時日自然就能化為雲煙。然而沒能等到少年「自我領悟」那天的到來,就先等到少年「僵硬的身軀」,對我而言,自殺還是被霸凌致死都不是原因,真正的兇手是周遭大人的不作為。

  至於那場驚天動地的校內審判,的確就結果來說是毫無意義,但對那群青少年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追求真相過程,因為那是他們第一次出於自我的意志,以自己的力量,共同為一件事物而努力的過程,雖然最後得知的「真相」貌似隱藏著作者的刻意伏筆,但相信這個夏天所經歷的一切比從書本上獲取的知識更為彌足珍貴,所以這場審判才會成為日後的校園傳說。

  雖然,個人對於以校園傳說作為這部作品的句點,有點不太能接受就是了。

  「他一定是在這所學校、在現代社會與教育體制中,一直思考著這個問題吧。被教師用管理教育這樣的尺度衡量、挑選;學生之間則依外貌、體能、是否善於交際被區別、排擠或攻擊。這裡確實有著『邪惡』,然而卻沒有人出面指出這個『邪惡』。沒有人站出來反問『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柏木同學就是對此厭倦了。」──證言.丹野老師。

  「雖然故事發生在國中校園,但這本推理小說的核心主題是,如何與他人的溝通以及在集團中如何自處。這九年來,我就是在描寫這個無論成人或是孩子都會碰到的日常問題。」──宮部美幸。

題名:所羅門的偽證
作者:宮步美幸
出版:獨步文化
時間:2014/01/24

0 意見:

張貼留言